1月13日连豆油全线跌停
发布日期:2009-01-14 作者:- 字号:[ ]

         受周边市场跌势拖累,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1月13日全线跌停。主力合约0905最终报收6292元/吨,跌330点,成交量为95550手,增仓846手。后市看,在南美干旱导致的供给忧虑、国内再度收储传闻以及春节前需求增加的众多利好因素支撑下,豆油仍然有望走出反弹行情。
  周边市场跌势对豆油产生强大压力。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13日亚洲电子交易时段下跌,扩大12日创下的7.9%的跌幅,归因于市场预计近周美国原油库存将因需求疲软而增加。截止北京时间今日15:00,NYMEX2月原油期货下跌94美分,报36.65美元/桶。该合约12日结算价下跌3.24美元,报每桶37.59美元。
  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周二午盘收跌,但市场午后可能出现反弹。基准3月合约收跌128令吉,报每吨1,860令吉,脱离了盘中触及的每吨1,852令吉的日内低点。一位吉隆坡交易商表示,毛棕榈油期货料在午后交易中反弹至每吨1,900令吉,因低接买盘者进入市场。市场早盘走势完全受豆油及原油期货等外部因素影响,而非受当地基本面驱动,市场午后将回归基本面,因马来西亚本地棕榈油库存和产量下降。
  目前该天气已经严重损害南美地区大豆作物。一家大型美国大豆出口公司的贸易商表示,由于天气干燥,巴西新作大豆产量可能从稍早预计的6290万吨降至5880万吨左右。此外,他警告称巴西帕拉那州大豆作物产量可能重挫至1020万吨,之前预计为1200万吨。
  此外,阿根廷农业贸易办公室ONCCA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1月30日,阿根廷油籽行业总计持有大豆库存460万吨。政府并未公布和去年同期相比的数据。除此之外,今年前11个月,油籽加工商压榨了2937万吨大豆,2007-08年度另有1063万吨大豆依然需要压榨成油料和豆粕。不过分析师指出,农户保留了1000万吨旧作大豆库存,冀望于近期价格大幅下挫之后有所反弹。
  数据方面,中国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12月进口750000吨食用油,较去年同期增加10%。11月同比增长15%,在10月国庆期间需求相对迟滞促使进口商在预定进口时变得相对谨慎。海关并公布,中国2008年全年总计进口816万吨植物油,较上年减少2.6%。
  另据外电报道,印度最大的食用油进口商-RuchiSoya公司称,12月份印度植物油采购量超过了70万吨,其中棕榈油占到了90%的比例。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据印度一些食用油进口商称,目前印度进口的大部分食用油是棕榈油。棕榈油进口价格仍要低于豆油。因为棕榈油价格大跌,贸易商急着进口储备,大多数贸易商认为政府将会征收进口关税。印度4月份取消了毛棕榈油进口关税,旨在提高国内供应。
  2008年11月份政府对毛豆油征收20%的进口关税,旨在保护国内油籽农户的利益。但继续维持毛棕榈油零关税不变。印度食用油进口提高,可能有助于支持棕榈油价格。2008年下半年棕榈油价格大跌了53%,因为产量超过了需求。
  目前国内油脂现货价格稳中下跌,领涨品种棕榈油现货下调,近期压榨利润处于较高水平,短期内关注压榨利润变化,现货价格保持稳定,报价空间有部分水分,成交价格可议,油厂普遍开工,但市场供给仍处于偏少状态,贸易商与消费者采用随用随进的策略,保持价格与市场同步,备货期有可能将向后延期,油厂清货较为积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