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商出货提速,麦市再变脸 | |||||||||
| |||||||||
时针指向7月尽头,高温炙烤,酷暑难熬。 7月最后一个周末,河南、安徽部分面粉企业麦价涨声未落,山东、河北等地的粉企已率先开启了降价模式。 麦情低于预期,贸易商加速套现出货 新麦行情渐趋明朗,虽大幅涨、落概率不高,但后市不确定性风险仍存。为避免重蹈往年覆辙,部分贸易商在麦价小幅上涨后选择分批出货,落袋为安。山东德州、聊城,河北邯郸、邢台、保定等地部分面粉企业门前送麦车队大排长龙,收购量激增。即便开启了24小时卸粮模式,仍有部分车辆无法及时卸货,此时顺势下调麦价也在预料之中。 粉企库存高企,销售不及预期 伏季酷热难耐,面粉消费极度疲软,除头部粉企开机率略有提升,中小粉企销售情况依旧不容乐观。麦价小涨3-5厘便能实现增量补库目标,而面粉降价1-2分却难见成效。在供强需弱的格局之下,粉企选择谨慎收购,库存得到一定补充后顺势降价收购,减轻经营压力。 玉米、副产品价格下行,麦市受到拖累 进口玉米持续竞拍投放,“当期竞价、择期提货”的交易模式缓解了玉米供应偏紧的态势。同时,玉米深加工企业陆续进入夏季检修期,开机率明显下降,需求减弱。7月27日河南部分深加工企业一天三降,收购价降至1.21元/斤;山东、河北部分深加工企业跟进下调0.005-0.01元/斤,收购价维持在1.22-1.23元/斤。 受到生猪、蛋鸡等养殖量持续下降,春玉米即将上市,以及面粉企业开机率小幅提高等多重因素影响,饲企采购态度谨慎,进一步压制玉米、小麦采购价格,对麦市形成拖累。 同期,粉企副产品价格也开启了下行通道,饲用通粉、次粉、麦胚价格不同程度下降0.01-0.03元/斤。作为面粉企业盈利的关键支撑,副产品销价下滑将加剧粉企经营压力,在小麦到货明显增加的情况下,降价收购成为必然之选。 汛期将至,成为麦市新变量 当前华北平原进入伏季防汛期,暴雨天气有可能短期打乱小麦正常购销节奏,部分贸易商抢在雨季前集中出货,面粉企业为应对变量而提高库存,都可能短暂改变麦市行情走向。当前河北保定、张家口以及北京遭遇暴雨,防汛形势严峻,部分贸易商紧急售麦,已成为影响当地麦价的新变量。未来高温多雨天气将不同程度影响各地小麦购销,进而左右麦情变化。 8月开学季,当前仍望梅止渴 8月下旬伏季结束,天气转凉,各类学校陆续开学,本是面粉消费由淡转旺的关键节点,但目前尚有月余,仍属远水难解近渴。且多年以来“旺季不旺”已成常态,对此不宜抱有过高期待。 整体来看,随着新季玉米上市,粮库收储逐步收官,面粉消费将成为影响小麦行情的主导力量。在供强、需弱的大背景之下,面粉企业根据产销变化及时调整收购策略,灵活调整麦价,将构成麦市波动的主色调。 涨跌自有规律,震荡中暗藏商机,仍需谨慎前行,且行且珍惜。 来源:东方旭 中华粮网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