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集中收购将过半 政策收储主导市场
发布日期:2025-07-31 浏览次数: 字号:[ ]

夏粮小麦集中收购期即将过半,小麦市场供需博弈依旧僵持。当前,政策稳价、稳市意愿仍然较强,但面粉消费需求较为疲软,饲料企业采购也较前期放缓,小麦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未变。预计近期小麦价格仍将以稳中小幅震荡为主,上下波动空间均将有限。

  7月份以来,主产区小麦市场购销活跃度一般,麦价总体平稳偏弱,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因市场供需不同而震荡频繁,但波动空间较小,基本上在最低收购价区间范围内微幅调整。监测显示,7月25日,主产区制粉企业国标二等普通小麦进厂价2430~2450元/吨,周环比上涨10元/吨,月环比下跌10元/吨,充分显示市场的僵持与谨慎。

  产区小麦价格出现止跌反弹

  7月下旬,小麦价格在经历连续两周下跌后终于止跌反弹。尽管反弹幅度不大,但对情绪低落、行情悲观的小麦市场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据了解,此次麦价止跌反弹范围较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陕西等地部分面粉企业大多上调了收购价格。

  本轮小麦价格止跌反弹主要有三大推手:一是触底反弹的市场规律。小麦价格在经历连续下跌后,已跌至最低收购价区间,部分甚至触及政策底,卖粮主体抵触情绪增强,上量开始减少,牵制麦价持续回落。二是玉米急涨带来的联动效应。近段时间玉米市场出现非常明显的回涨行情,与小麦的价差再度收窄,饲料企业对小麦的替代预期增强,为麦价注入短期动能。三是近期河北、山东等地迎来一波较大范围降雨天气,小麦运输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助力麦价止跌反弹。

  对于本轮小麦价格反弹,市场预期并不高,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续涨后劲不足。原因是当前小麦市场卖压仍然很大,终端消费处于疲软状态,基层粮商及面粉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这波小麦价格上涨更像是“喘口气”,而并非趋势性的行情反转,持续性上行动力明显不足。

  政策收储仍是市场重要支撑

  客观而言,当前小麦市场利好主要集中在政策端,政策性收储仍为支撑小麦市场的重要力量。目前,河南、河北、安徽三省启动托市收购库点超过350家,且仍在持续增加。政策通过扩大收购库点覆盖范围、增加收购数量来缓解市场供给压力,为小麦价格筑牢底部支撑。

  据了解,近期各级储备仍在不断轮入新季小麦,实际成交价格虽然有所走低,但政策的托底效应仍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支撑小麦市场。近期有市场反映,部分地区地储小麦采购折价成交明显。7月25日,浙江杭州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采购2025年国产红小麦折价122元/吨,福建福州市级储备粮采购2025年产硬质白小麦最高折价150元/吨。

  7月22日,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竞价采购2025年国产硬质白小麦10700吨,全部成交,底价2450元/吨,成交价2430~2440元/吨,成交均价2435元/吨。

  7月23日,陕西柞水省粮食储备库竞价采购2025年新产陕西、河南、山西小麦2500吨,底价2500元/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500元/吨。

  7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区储粮竞价采购2025年国产小麦10131.19吨,底价2440元/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440元/吨。

     (信息来源:粮油市场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