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发力促收购 构建顺畅售粮体系
发布日期:2025-08-22 浏览次数: 字号:[ ]

甘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把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作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强化粮食市场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重要举措,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全链条系统施策推进夏粮收购工作,着力构建高效顺畅的售粮体系,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目标,确保夏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一、提前谋划部署,下好收购“先手棋”


一是深入研判夏粮收购形势。

立足省情粮情实际,加强工作调度,组织开展全省夏粮生产及收购情况专项调度分析,实地调研夏粮生产购销情况,全面掌握夏粮生产动态、收购形势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精心安排部署、全面打赢夏粮收购攻坚战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系统部署收购工作任务。

甘肃省属于夏粮晚熟区域,夏粮收购主要以小麦为主,收购工作自7月中下旬陆续启动。甘肃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25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深入分析研判夏粮生产与购销形势基础上,专题召开全省夏季粮油收购工作会议,精心安排部署省内夏粮收购工作,确保夏粮收购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三是持续优化收购保障措施。

建立领导调研督导机制,常态化推进夏粮收购工作,督导各市州切实履行属地责任,高效推进粮食市场化收购进程。协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及中储粮兰州分公司等部门单位,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与工作协同,确保夏粮收购工作顺利开展。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入市、始终在市,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强化责任担当,主动服务调控,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二、强化要素保障,筑牢收购“硬支撑”


一是统筹做好仓容保障。

统筹安排好地方储备粮竞价交易、轮换进度,督导收储企业通过腾仓、并库等多元化方式拓展仓储空间,充分挖掘仓容潜力,不断提高仓储效能。改善农户储粮条件,提高储粮水平,推广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仓项目,减少储粮损失。全省已准备收购仓容10.65亿斤,确保夏粮收购仓容充足。组织督导企业对现有夏粮收购入仓器材设备实施全面清查核实、全覆盖检修养护,确保器材设备处于良好待用状态,切实保障应收尽收。

二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科学测算夏粮收购规模及资金需求总量,深化与农业发展银行及商业银行的协同对接机制,持续优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粮食收购市场化融资支持体系,保证广大农民粮出手、钱到手。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行政管理部门积极主动与农发行衔接沟通,协调解决收购企业贷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帮助粮食购销企业做好夏粮收购资金筹措工作,全力保障夏粮收购。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已专项配置夏粮收购信贷资金20亿元,并将根据收购进度,动态调整授信额度,保证收购资金供应不断档。

三是强化人员力量保障。

统筹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会员单位职能优势,引导多元化市场主体有序参与市场化收购,有效激发粮食购销领域市场活力。有针对性地对200余名质检、统计、保管等粮食收购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确保收购队伍政策清、业务熟、服务好。


三、优化收购服务,打好服务“主动仗”


一是优化收购现场服务。

积极推广“预约收购、上门收购”等服务,合理布设收购网点,方便农民就近就便售粮。督促指导收储库点强化标识标牌管理,张榜公布“五要五不准”粮食收购守则、质价公告,通过各类媒介多维度广泛宣传解读本年度粮食收购政策。引导粮食收购者科学合理安排收购时间,根据实际需要早开门晚收秤,做到随到随收。设置夏粮收购便民服务点,为售粮农户及运粮司机免费提供休息场所,全力服务保障夏粮收购工作,让农民卖“舒心粮”。

二是优化收购信息服务。

设立并公布粮食收购咨询电话,接受农民咨询,高效稳妥解决农民诉求。依托粮油市场价格监测体系,适时加大粮食市场监测频次,动态掌握收购情况和市场变化。强化正面引导,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及主流媒体平台,多渠道及时发布粮食收购进度、供求形势、价格走势等收购指导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让农民卖“明白粮”。

三是优化收购产后服务。

夏粮收购期间,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及时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一揽子社会化服务,指导农民科学储粮,实现减损保质增收。为售粮群众和粮食经纪人等经营主体无偿提供专业化收购场地,配套库房、地磅、烘干等设施设备,切实助农增收减损,让农民卖“暖心粮”。


四、维护收购秩序,织密安全“防护网”


一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认真执行粮食安全保障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有关规定。结合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充分发挥好12325、12315监管热线作用。将夏粮收购工作作为2025年全省粮食购销定期巡查的重点内容,综合运用“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灵活运用现场巡查、视频抽查、信息化监管等手段,聚焦售粮款支付、质价政策执行、质量检验、称重计量等环节,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构建跨部门行政执法协同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粮违法违规行为。建立问题及时发现与整改闭环机制,持续提升监管效能,有力维护市场秩序,以强监管、严执法兜牢粮食购销市场稳定底线。

二是严把质量安全关口。

加强新收获夏粮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根据历史监测数据与年度气象特征,综合研判风险,优化监测点位布局与采样密度设置,有效提升监测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充分发挥粮油质检中心技术支撑作用,持续完善新粮质量风险预警机制,确保新收获粮食质量指标全面达标。构建覆盖全流程的质量监管机制,督导粮食收储企业严格落实入库质量安全检验制度,通过强化源头治理,阻断不合格粮源进入口粮市场及食品加工环节,有效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抓实安全生产工作。

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系统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并严格落实《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作业指南》及“一规定两守则”等制度规范要求,重点加强粮食出入库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关键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开展粮食收购一线督导检查工作,全面核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及运行情况,重点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督导收储单位从严落实“十个严禁”作业禁令要求。力促粮食收购作业各项安全措施有效落实,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收购作业规范、安全、高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来源:2025年第8期《中国粮食经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